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常见问题/儿童游乐场的规划设计

儿童游乐场的规划设计

发布时间:2022-03-17 点击量:2100

4f3a334d2bb15e2b94b4efedbbe4da26.jpg


什么样的儿童玩耍场地在考虑到孩子安全性的同时兼具趣味性?在儿童游乐场设计方面有哪些是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为游乐场设施、环境及场地规划设计提供良好建议。


城市与住区规划建议


1.建议在住区边缘(住区与城市的交界地带)利用街角、路边的空间,设置开放的儿童游戏场地,使游戏场不局限于封闭的住区和幼儿园里,而能为相邻住区和城市中的儿童所共享。 


2. 大型住区应设计规模比较大的儿童游戏场或游戏中心,可与幼儿园或社区广场结合,同时结合若干小型的游戏场所或游戏设施。


3. 街道设计应该考虑儿童活动和游戏的需要,人行道应适当加宽以满足儿童对于玩耍空间的需求。或者可以将人行道的局部加宽放大,建议面积不小于10 平方米,设置适当的游戏设施,作为儿童活动的场所。


4. 孩子是活力之源,他们为城市带来熙和美好的氛围。游乐场是住区和城市活力的中心之一,延长他们在游乐场玩耍的时间,将带动周边包括饮食、文娱等方面的消费。


游戏环境规划原则


5.游戏场应设置于阳光能够长时间照到的位置,而不应布置于长时间处于阴影下的位置。尤其是上午9:00 —12:00 和下午4:00—6:00 的时间里,游戏场应能得到充足的阳光。但同时,完全地暴露于阳光下,在炎热的夏天就会成为无人光顾之地。建议在游戏场南侧及游戏场内合适位置种植落叶乔木,夏日遮阴避暑,过滤阳光,而冬季落叶后依然能够保证阳光的照射。


6.游戏场应设置于住区中较醒目的位置,使得周围楼群尽量多的视线能够到达。这样,即使家长在住宅中,也能随时看到游戏中的孩子。游戏场周围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应保持良好的可通视性,便于成人对儿童进行目光监护。


7.游戏场应设置于整个住区相对中心的位置,以使住区内的居民都比较容易到达。  


8.住区主要游戏场面积不宜小于100平方米。 


9.建议除主要游戏场外,在住区内散落布置小型的游戏场和游戏设施。小型游戏场面积可以在十几平方米到几十平方米的范围。


10.因为儿童经常会跑到游戏场外面玩耍,所以游戏场周边应该有一定的安全的缓冲空间。  


11.游戏场应远离机动车道路或采取适当隔离措施,防止机动车对儿童造成危险。  


12.游乐场设施不仅仅是功能性的,更具有一种象征性和精神性。在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应能形成游乐、轻松和安全的氛围。  


13.游戏场最好与成人的活动场地或广场相毗邻,但应相对独立,用矮墙、树篱或栅栏分割,处于半封闭、半开放状态为宜。  


14.游戏场最好能与社区幼儿园相邻。  


15.应注意游戏场的噪音对居民的影响。建议不要将中心游戏场紧邻住宅楼,应保证至少20米的距离。


16.住区内的道路设计应考虑儿童跑动,追逐的行为特征。最好有专门的游戏路径设计,路径具有回游的特征,且将各种游戏场所和游戏设施串联起来为宜。 


17.应将整个住区环境作为一种游戏行为体验的系统,从而超越将游戏行为和体验简单地局限于游戏场的思维。建议将从单元门到游戏场的路径进行重点设计。


b89daf5ece5cc96528aba940973e5597.png


游戏场所设计原则


18.在游戏场的边缘应考虑家长的座椅,座椅应距离游戏设施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且应能使家长能看到每一件游戏设施。座椅旁边应留有充分放置婴儿车的空间。 


19.儿童游戏根据年龄段不同可分为:


A、1—2 岁家长带着玩;


B、2—5 岁家长看着玩;


C、5—10 岁孩子自己玩及和家长一起玩。


不同的年龄段应有相应的游戏场所。建议将1—2 岁,2—5 岁儿童和5—10 岁儿童的游乐场地和设施进行适度的区分,保证他们之间在游戏时不会发生冲突。可以根据游戏的方式进行适当的分区,如分为体力锻炼、技巧训练、体验性活动、思维活动锻炼和安静休闲等。


20.5—10 岁儿童的游戏会对他人产生较明显的影响,如噪音、破坏性、快速的奔跑打闹对他人造成的危险。目前绝大多数住区游戏场所提供的主要是2—5岁儿童的游戏场所和设施,缺少可供5—10岁儿童游戏的场地和设施,尤其缺乏可供这个年龄段女孩子玩的场地和设施。6岁以上的孩子,几乎很少在游戏场玩,他们三三两两地出现在住区任何可以到达的地方,更多的是在住区环境中创造性地利用环境和设施,发现游戏的机会,且这个年龄段的男孩子往往会选择具有冒险性的活动。


21.每个游戏场应考虑儿童无障碍设施,以利于残疾儿童的使用。有高差的游戏场必须设有坡道和扶手。


22.儿童游戏可分为个人性游戏和社会性游戏。应尽量促使儿童更多地参与进行社会性的游戏。在与其它小朋友交往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的技能,懂得分享及友爱互助的道理,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23.游戏场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冒险性和趣味性,场地地形应富有高差变化。和设计僵化的、由一块块塑胶地面拼成的场地相比,儿童更喜欢相对自由和自然的场地,包括:丘陵、土坡或斜坡,沟渠、小溪或小水塘,隐蔽处——为捉迷藏而设计的树篱,矮墙等,沙坑,洞穴——仅能使一个孩子爬行通过的空间,泥土地面或未加修饰的荒地,草地——供孩子踢球、嬉闹跑动的场所。这些自然化的场地设计远远强于毫无变化的场地。


24.场地的地面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尽量少使用硬质铺地,建议多使用松软的土地、草地、沙地及木板和木屑地面。另外因为儿童对地面的注意力会远比成人高,建议注重场地地面的设计,应提供富有变化的高差和质感。如光滑的、粗糙的、软质的、硬质的、干沙的、湿沙的、草地、砖地、石材、水泥、树皮等。


25.游戏场应有标志性的景观,以增加游戏场的幻想特色和可识别性。如大树、钟塔、风车、小土山、矮墙、大平台等,甚至雕塑等。这样能使得游戏场在儿童头脑里形成清晰的图像,从而产生依恋感。


26.原型化设计更容易打动儿童的心灵,如圆形、三角形、方形、六边形等形体的运用。洞穴状、有缝隙和空洞及多孔型的设施容易吸引孩子们。 


27.螺旋空间与回游空间对孩子具极大吸引力。建议设计具有回游性的“迷宫”空间。  


28.具有神秘感的场地会极大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具有神秘感同时又不会产生恐惧感的场所,对景观设计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9.应提供可使儿童从各种视角观察世界的机会,如俯视、仰视等。可设计为儿童攀爬的小塔。儿童也喜欢向围栏外张望,喜欢窥视,可在围墙上挖空洞,满足儿童对于观察的特殊愿望。    30.铺地应包括足够大的适于粉笔画的地面,绘画地面比涂鸦墙更符合儿童作画的特点。  


31.建议公共广场和游戏场的地面设计具有游戏功能的铺地图案。如跳房子、打沙包的格线,跑道或迷宫图案等。 


32.由于儿童的感知发育是多方位的,视觉之外还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所以,应该在游戏场的设计中,尽量包含多种感知的机会。如提供声音(如风铃、地板的咚咚声、树叶的沙沙声)、各种质感的墙面和地面(如树皮或卵石)等。


33.建议将学校的运动课程和公园游乐场一些内容结合到住区游戏场中,如跑道、各种球类场地、旋转木马、迷宫等,可以缩小规模,但不失去基本的游戏和运动功能。 


34.应提供相对小且私密的空间,仅容一名或几名儿童,可以让儿童独处或与最好的伙伴单独相处。  


35.游戏场的指示牌应尽量用较大的字体,且应使家长和儿童都能容易明白注意事项。可利用卡通漫画的方式,以较为活泼的形式创作指示牌。


本文标签: 规划 设计 儿童 游乐场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