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互联网乃至移动互联网传播方式下的IP资产已经成为了企业在情感方面获得客户好感度,乃至提高客户体验度的重要资产,甚至于如小说IP,视频IP,音乐IP,游戏IP产品可直接产生付费收入的情况。
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的升级唯一途径就是打造IP,也是所有农庄主们想做而不知道怎么做的迫在眉睫的事情。
01
旅游产品过剩
全国有500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有上千家的4a级、5a级旅游景区,上万家的低a级或未参加评级的景区;有几千家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等国字号招牌的旅游地;有几百万家的农场、农庄、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
还有大量进入旅游市场的泛旅游街区、文博设施、公园绿地、城市村庄等。现在是一个丰饶社会,供给过剩,游客的选择权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全国几十万个农庄,核心问题是同质化,缺乏特色,如果说以前竞争不够充分,大家都有口饭吃。随着进入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游客的消费品质越来越高,没有特色的农庄只能面临着淘汰的命运。农庄在开发建设运营过重必须要聚焦主题,形成特色,有选择地针对市场,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2
信息纷繁复杂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的获取和流动变得充分而容易,信息过剩必然导致注意力的稀缺。当人们能够很便捷的通过手机获取大量的信息的时候,信息如何占据眼球就成为考验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尺度。你的农庄是“千篇一律”中的之一,那对不起,游客是不会多付出一秒的时间关注你的农庄的。
03
旅游“行商坐贾”
信息和产品短缺时代可以,游客找农庄。逆向思维,用零售来做类比,农庄好比是“货”,游客好比是消费者,是“人”。传统的农庄规划,都是围绕“货”去挖“卖点”,自然资源的卖点、文化的卖点、历史的卖点,然后基于规划专家
挖掘出的“卖点”,去做建设、包装,最后丢到市场上去,等着“人”上门,我们称之为“坐贾”——被动等待顾客上门。在“人找货”的时代,大家都这么做。“人找货”模式在产品丰裕社会下行不通了。物资极大丰富的时代,且不说目的地区位、资源都没优势,即使有优势,消费者的选择也太多。
专家努力挖掘的卖点,最后只不过是让你陷入“自卖自夸”的窘境”——围绕农庄的一系列建设、包装的钱已经花出去了,收益却依然遥不可及。 但是现在是产品和信息过剩的时代,我们要主动出击,运用“农庄找游客”的“逆向思维”。
“人”和“货”,我们“围绕“人”去做文章,针对特定的消费者圈层,去主动迎合他们的口味,按他们的期望去打造目的地,去挖掘目的地“卖点”的时候,把消费者群体因素,心理因素考虑进去,提炼出目的地IP(IP一词,是老瓶装新酒,传统的IP是指知识产权,要想获得知识产权,必须证明人无我有,这就引申出了新的意义:独特性),达到一种在消费者圈层中“人无我有”的独特效果,消费者圈层认知上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是不是就建立起来了?
有了这种IP效果,再辅以合适的互联网营销工具,利用消费者口碑达成病毒式传播的效果。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为“货找人”,是一个“行商” ——主动走出去,去迎合和激发市场的消费需求。
很多传统农庄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游客的粘性不高,游客回头率也不高,无法让游客产生黏性,并成为粉丝帮你主动宣传。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你的农庄的IP能否圈粉游客,这就关系到目的地的IP策划,能不能发挥IP的强大效应。
04
IP为农庄赋能
旅游IP,将从产品的独特性与信息的易感性方面搭建市场与目的地的连接符号和话语体系。农庄IP具备独特的内容能力、自带话题的势能价值、持续的人格化演绎、新技术的整合善用和更有效率的流量变现能力等特征。
IP化打造即是为农庄赋能,为农庄打造核心的创意点、吸引点和卖点,让其在全国数十万农庄中“突出重围”。
相比传统旅游,IP旅游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旅游产品的内涵及价值,在运营模式上,IP旅游不同于传统旅游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景区、营造景观以获取投资收益,而是通过文化资源的创意转化为旅游产品以获取文化附加值,这对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发展,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综合经济与社会效益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拥有IP就具备了一定的粉丝基础,这对旅游项目的营销起着倍增的作用,这对旅游项目的打造,以及旅游产品传播度的拓展,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