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研学旅行?研学旅行遵循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要求受教育者走向大自然、走向社会,对自然万物进行直接的接触与观察,学生在研学旅行基地与营地开展实践活动,实质是接受体验式、情景式教育,也是一种休闲教育。开发商在进行研学旅行基地开发时需要考虑哪些要素呢?
研学旅行规划设计要素:
1、实现研学旅行多重功能
研学旅行最理想的基地、营地应满足学生教育、体验、审美的多重需要,能为学生提供学、游、行、吃、住等多项服务,具备教育与游览、校园与景区的多重功能。
2、教育功能
基地与营地应开发设计有各种主题的研学课程、研学线路,建设满足各种主题实践活动的场馆,满足交流讨论的活动教室、会议室、多功能厅、展示厅,有条件的基地、营地还可以配建运动场、拓展营等设施。
3、生活功能
基地要满足接待服务,营地还需要提供能一次性集中接待一定规模学生的餐饮、住宿服务,满足中小学生集体生活的需要。
4、休闲功能
有些基地、营地本身依托风景秀丽的景区而建,既有景区的优美环境、公园的休憩设施,又有校园的文化氛围,既能很好满足学生研学成长过程中的审美需要、身心愉悦需要,又让学生在研学成长过程中沐浴了休闲教育、享受了美好时光,赋予研学旅行基地与营地休闲功能。
研学旅行具体实施及建设要素
精准统筹考虑基地与营地的建设要素
基地、营地的建设要素主要围绕资质条件、基础设施、研学课程、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服务质量等要素进行。我们将其分为选址、硬件和软件三个方面逐一阐述。
1、选址
安全是研学旅行基地与营地选址应首先考虑的因素。同时,选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对自然环境、文化、历史及资源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
各类污染源的潜在影响;
交通的安全与便利性;
实现紧急救援或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可行性;
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可依托的自然、历史、文化等资源;
所在地周边的社会人文环境。
2、硬件
为满足研学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需要,研学旅行基地与营地应至少建有以下硬件设施:
基础设施。应配备与研学课程相适应的基本硬件条件,如必要的围界,能源、动力的供给设施等;
教育设施。应配备适宜的教学设备、教材教具、展示方式与场地空间等;
游览设施。应设置必要的游览步道,公共休息区及必要的导览、提示标识等;
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接待、区间交通、通讯、监控、餐饮、住宿、安全、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设施;
应急设施。应配备适宜的应急装备、器材、逃生通道等。
3、软件
为保障高效的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研学旅行基地与营地应建好以下软件:
基地与营地应确定为满足研学实践要求所需的岗位及其能力要求,确保配备数量充足、能力胜任的从业人员;应采取培训或其他措施,确保相关人员胜任其岗位。确保有犯罪记录、有精神病史、有吸毒史的人员不能从事与研学实践活动直接相关的工作。
有针对性的开发设计研学课程、研学线路及其他相关研学项目。基地与营地可以开展课程和师资方面的商业合作,既可以引进合作机构入驻,也可以将课程和师资纳入基地营地的课程体系,由基地与营地统一营销。
4、管理运营
基地与营地应设置实现管理目标所需的职能部门、规章制度、业务流程等,定期对所建立的管理体系进行检查与评审。明德未来营地董事长王京凯(2018)认为运营高效的基地、营地应建立“一文化一后台三中心”的运营架构。
“一文化”,是指基地、营地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基地或营地文化,她的文化内涵一般与其研学主题有关。
“一后台”,是指基地、营地要建设有力的管理后台,主要包括行政管理和后勤物业管理。
“三中心”,是指基地、营地要具有高效运转的教务、营销、后勤三个运营中心。
5、安全保障
基地与营地应建立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落实安全责任;
应制定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研学服务的安全提供;
应开展适当的内部和外部的安全教育,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外部安全教育与沟通的对象应包括学生、学校、研学机构、旅行社以及其他有关相关方;
应根据所识别的重大风险如地震、火灾、食品卫生等突发情况制定应急预案;
应考虑到与安全有关的潜在风险,定期及不定期系统识别、评估、评价研学服务各环节中的相关安全风险,采取适宜的措施,持续降低安全风险。